道德经讲义_分卷阅读_17(3 / 4)
宇宙间有四大: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王亦大。道之大,不但流行于天地间,而且生成天地万物,显象于三千大千世界,岂可不为大乎?圣人与大道同体,与天地万物同德,阴阳在乎手,变化由乎心。为天下众生造福,无所不能,无所不到,功盖于天。但圣人守静抱朴,无欲无为,谦恭卑下,潜藏于密,销声匿迹,从不显露,也从不自以为大。这正是圣人性尽道圆的伟大人格道德精神,是世人应当效法的万世楷模。所以本章重“圣人终不为大”之句。
圣人以无为自然之众妙,体用真常,本来一贯,有功不自居,所以谓之大。天地之大,不但以覆载为大,以高明为大,以无为之造化,化万物之自然,生而不自有,为而不自恃,这都是天地的伟大之处。君王之大,并不是以他有主宰天下国家之权位为大,也不是以兵强国富为大,而是以他至大的心胸容量,能合天地之量;以其至大的爱民厚德,合天地之大德,所以堪称为大。以此观之,四大之名,古今不能去;四大之实,万代不能掩。是故大道满虚空,遍法界,自古至今,现在未来,世间之大,未有大过此四大之上者。在这四大之外,若再妄言还有更大者,那就是魔说,或为旁邪异端之论。
学道之人,果能尽性知命,存仁守义,以一己之心,尽万物之心;以一己之性,尽万民之性。我之心,即天地之心;我之性,即万物之性。天地虽大,我之心可与天地相合,同其为大。天地之心,即我之心,天地之大,即我心德之大,我与天地同体同用,岂能不成其大乎!
道遍及万物,其量可弥六合,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。常无欲,可名为小;万物归附于道,而道不自以为主宰,又可名为大。有道者守其朴之小,不肯自大,万物皆归之,因此可成其大。小可名于大,大亦可名于小。大道既不可名为大,亦不可名为小,皆因道隐于无名也。圣人以无名体道,故终不自大,而大却无限焉!圣人守静抱朴,故其用可左可右,非小非大,变化无穷。惟其非小非大,故能成其大。这就是本章“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”的要义。学道者可认真体味之。
大象章第三十五
【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】
“执”,即是持守也;“大象”,喻道也。道无形无象。“大象”就是无极而太极,就是一。一是尚未分阴阳的统一体,以其无所不包,故为天下最大之象。此大象又是由无象而生。无极为本体,不可谓之无;太极为妙用,不可谓之有。不有不无,非空非色,物物全彰,头头显妙,是谓“无象之象”,又可称之为“大象”。
何谓“执大象”?大道本是无执为执,无为而为,才能与道不悖。人能常操常存,离有离无,勿忘勿助,大象即可执,大道即常在。孔子当年告颜渊曰:“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。”由此可知,只要执大象,即是大道所归,天地所归。无论是归人归道,俱是心悦诚服。天地人万物的本性,皆为天命之所赐,皆源于宇宙本源。修大道的根本目的,就在于“原始要终”,也就是返本归根。性功既成,返归于道,既归于道,就是天人合一。天人既为一体,宇宙在胸,阴阳在握,变化由心,这便是所谓的“执大象”。
所谓“天下往”,是说天下人都能执持大象之理,修之于身,齐之于家,治之于国,平之于天下。那样,天下就能无一事不可调理,无一物不纯粹,没有任何矛盾不可化解。如此,则人与物性息息相通,人与人真诚互爱,国与国和睦相处,天下安享太平。
大象就是大道之象。若能执大象,即可悟知“空不异色,色不异空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之真谛,可照见五蕴皆空,心如空中楼阁,四通八达,心中无往不是大道之圆机。若能执大象而处世应俗,修心炼己,随时顺理,动静合宜,即可见天下万物的生息变化,无处不是大象之妙,天下万事的吉凶祸福,无不是大道的流行,又无不归往于大象之“一”中。
所谓“往而不害”,是说圣人执大象行无为之道,治天下不劳民,不失政,不聚敛,不黩武,众生万物各归其性,天下归往大象,国安家宁,而致太平。能执大象治身心,则不害性命,性静而精神愉快,身安而健康长寿。这些都是“往而不害”之义。大象既往而不害,家国天下,自然安平康泰,共乐享盛世。无所不安,无所不平,无所不泰者,皆是执大象之妙也。故曰“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”
【乐与饵,过客止,】
逢吉庆喜事,与人欢聚宴会者,谓之“乐”。贪世美味者,谓之“饵”。匆匆过路的行人,谓之“过客”;止于旅店暂住一宿,谓之“止”。
“乐与饵,过容止”,此两句话的含意,是比喻不能常久之事。太上见世人不能行大道、执大象,迷于尘世,贪图享受。沉迷于酒肉穿肠,贪图于荣华享乐,心灵昏昏噩噩,不明人生真谛,不珍惜来之不易的人身。终日追名逐利,崇尚外表虚华,庸庸碌碌,好象匆匆来去的过客一般,因而发出深深的感慨。人生在世的时光短暂,不过转眼而已,岂能长久乎?
人生如梦,人生就是一台戏,不可认假为真,更不可抱假弃真。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,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“借假修真”。假肉身这个四大假合之体,求证自己本性之真,终而达到性命圆成,修假成真,与天合一。故前辈告诫曰:“人身难得今已得,此生不修待何时?”
世界就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,世间人皆被七情六欲所困。“乐与饵”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,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。是故情浓于妻,则毕世牛马;情炽于名利,则终身被缰锁羁困。故古之达人高士,都视世俗如仇。人若能乐美于道,则可执一而留止。一者,道也。能守一、抱一,即可得此“一”。《太平经》说:“一之为本,万事皆行。子知一,得一万事毕矣。”又说:“守一之法,乃万神本根。”河上公以“一”释“过客”,以“过客”喻道,道周流不息,犹如过客一般。
世俗社会,犹如一个大染缸。修真者大都混迹世俗,身处物欲横流的污泥浊水中,七情六欲的干扰尤为剧烈,身心时刻被物欲所熏染。如何正确对待世俗,居俗而不染俗,在尘中而脱尘,像莲藕那样的风骨,深植于污泥而不被污染,反而从中吸取营养,一支独秀,洁白无瑕。莲藕心空,故处污泥而不染。
人若心空,即不染浊流。修真者身边随时都有阴邪浊流的影响,但不能为外界所动,不被“乐与饵”的华表所引诱,不为世俗邪恶势力所动摇,不为酒色财气、名利是非所眩惑,正直无邪,心净如水,志坚如钢,必然能到达既定的大目标。
【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】
“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”,大道之味,非世味可比。世有五味,酸甜苦辣咸,对应五行。道味天然,本质淳朴,未染五行五味的浊性,故而出入于口,淡然无味。味虽淡,却具有先天之造化,含有太极之本体,故能亘古亘今,其味不改。
人能淡泊明志,知此淡中之味,则大道即在心,道味即在口。淡味流通,可知天地之始终,可知万物之纲纪,可知生死之来去,可知人事之吉凶。登仙入圣,皆是淡而无味之验证,绝非世俗浊腥秽臭,酸辣苦甜咸等浊味,以及世俗人生的百味千味之可比。
有道之人,对于世俗间的“乐宴饵”之事,皆是淡而化之,远而避之。先辈所云的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说的就是有道之人,以真诚之心待人接物,在“清茶一杯”中,体现出的道味与道情。这种真情看似淡然,却浸透着浓浓的道味之香,远比世俗间那种散发着铜锈味的物质厚礼,更为可珍可贵。
人之食蜜,偏口皆甜,舌有余味。道言之味平淡,世人皆不喜欢。秽言污味熏心,却总有人乐而受之。道言道味净神,秽言腥味害心。正邪之味,尝受有别,仙凡有辩,其味不一。世人多是好浓厌淡,食则香辣腥臭,味则愈浓愈好。貌则浓装艳抹,愈华丽奇异愈俏。乐则狂颠放荡,愈剌激愈满足。此皆是不识道味,损精耗气,损性害命,失去中和之道。如此贪婪世味,枉费来之不易的人生宝贵机缘,实是不可取之味也。
【视之不足见,】
“视之不足见”,大道不仅淡而无味,而且又视之不可见。对于常人来说,世间万物,凡有形有象者,可以外表之形而观之;凡有色者,可以青黄赤白黑五色而视之。大道无迹,非形非色,虽欲视之,因为心常被见惑所迷,眼常被五色所蔽,真性久被物尘污染,故只能见事物外在的虚假表象,不能见大道无形无迹之真象,看不见事物的本质,难以洞彻宇宙大真理。故曰“视之不足见。”
人若能圆明其心,视万色为空,不染浊尘无明,泯灭人心,断除见惑,即能自见真性,能悟道、明道、得道。舍先天之真性,仅靠后天识心欲见道者,非也;舍道而欲执大象者,亦非也。能执大象,便能见真性;能见真性,便能见真道。并非道不可见,概因人心不清静,内涵道德不足,功能不全,故而不能见真道的端倪。
道的体性特征,就是虚无自然,纯粹素朴,简单平易,清静无为。道体现于人就是德,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、无形的,无迹象可睹,无端倪可察。它是内在的、含蓄的,不显山,不露水,故难以用眼耳去视见。世间万物皆为道所生,万物皆是道之载体,万物皆内含有道性,故人之真性与万物之性息息相通。会悟道者悟其性,真见道者见其心。
性即是理。天有天理,人有心理,事有道理,物有物理。明其理即明其道,见其象先见其性。所谓见象见性,并非肉眼之见,亦非外表形象之见,而是以真心见其真理,见其外而明其内,见其性而明其道。
道就在日常生活中。每日所见所遇,无论顺逆吉凶,好与不好,都是事物自然规律所使然。所以天下事事物物,无处不有道。故前辈有云: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。俗话说:“会看者看门道,不会看者看热闹。”这个“门道”就是道之理、妙之窍。
修道人混迹世俗,终日竟夜,所遇事之大小,点点滴滴,皆有理可寻,有道可悟,全在一个“心”字上。以心悟道,观心得道的徼妙,正在于见其内而不见其外,见其质而不重其表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能悟透事物中正反之理,并能执两用中,这才是真见之见也。 ↑返回顶部↑
圣人以无为自然之众妙,体用真常,本来一贯,有功不自居,所以谓之大。天地之大,不但以覆载为大,以高明为大,以无为之造化,化万物之自然,生而不自有,为而不自恃,这都是天地的伟大之处。君王之大,并不是以他有主宰天下国家之权位为大,也不是以兵强国富为大,而是以他至大的心胸容量,能合天地之量;以其至大的爱民厚德,合天地之大德,所以堪称为大。以此观之,四大之名,古今不能去;四大之实,万代不能掩。是故大道满虚空,遍法界,自古至今,现在未来,世间之大,未有大过此四大之上者。在这四大之外,若再妄言还有更大者,那就是魔说,或为旁邪异端之论。
学道之人,果能尽性知命,存仁守义,以一己之心,尽万物之心;以一己之性,尽万民之性。我之心,即天地之心;我之性,即万物之性。天地虽大,我之心可与天地相合,同其为大。天地之心,即我之心,天地之大,即我心德之大,我与天地同体同用,岂能不成其大乎!
道遍及万物,其量可弥六合,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。常无欲,可名为小;万物归附于道,而道不自以为主宰,又可名为大。有道者守其朴之小,不肯自大,万物皆归之,因此可成其大。小可名于大,大亦可名于小。大道既不可名为大,亦不可名为小,皆因道隐于无名也。圣人以无名体道,故终不自大,而大却无限焉!圣人守静抱朴,故其用可左可右,非小非大,变化无穷。惟其非小非大,故能成其大。这就是本章“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”的要义。学道者可认真体味之。
大象章第三十五
【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】
“执”,即是持守也;“大象”,喻道也。道无形无象。“大象”就是无极而太极,就是一。一是尚未分阴阳的统一体,以其无所不包,故为天下最大之象。此大象又是由无象而生。无极为本体,不可谓之无;太极为妙用,不可谓之有。不有不无,非空非色,物物全彰,头头显妙,是谓“无象之象”,又可称之为“大象”。
何谓“执大象”?大道本是无执为执,无为而为,才能与道不悖。人能常操常存,离有离无,勿忘勿助,大象即可执,大道即常在。孔子当年告颜渊曰:“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。”由此可知,只要执大象,即是大道所归,天地所归。无论是归人归道,俱是心悦诚服。天地人万物的本性,皆为天命之所赐,皆源于宇宙本源。修大道的根本目的,就在于“原始要终”,也就是返本归根。性功既成,返归于道,既归于道,就是天人合一。天人既为一体,宇宙在胸,阴阳在握,变化由心,这便是所谓的“执大象”。
所谓“天下往”,是说天下人都能执持大象之理,修之于身,齐之于家,治之于国,平之于天下。那样,天下就能无一事不可调理,无一物不纯粹,没有任何矛盾不可化解。如此,则人与物性息息相通,人与人真诚互爱,国与国和睦相处,天下安享太平。
大象就是大道之象。若能执大象,即可悟知“空不异色,色不异空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之真谛,可照见五蕴皆空,心如空中楼阁,四通八达,心中无往不是大道之圆机。若能执大象而处世应俗,修心炼己,随时顺理,动静合宜,即可见天下万物的生息变化,无处不是大象之妙,天下万事的吉凶祸福,无不是大道的流行,又无不归往于大象之“一”中。
所谓“往而不害”,是说圣人执大象行无为之道,治天下不劳民,不失政,不聚敛,不黩武,众生万物各归其性,天下归往大象,国安家宁,而致太平。能执大象治身心,则不害性命,性静而精神愉快,身安而健康长寿。这些都是“往而不害”之义。大象既往而不害,家国天下,自然安平康泰,共乐享盛世。无所不安,无所不平,无所不泰者,皆是执大象之妙也。故曰“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”
【乐与饵,过客止,】
逢吉庆喜事,与人欢聚宴会者,谓之“乐”。贪世美味者,谓之“饵”。匆匆过路的行人,谓之“过客”;止于旅店暂住一宿,谓之“止”。
“乐与饵,过容止”,此两句话的含意,是比喻不能常久之事。太上见世人不能行大道、执大象,迷于尘世,贪图享受。沉迷于酒肉穿肠,贪图于荣华享乐,心灵昏昏噩噩,不明人生真谛,不珍惜来之不易的人身。终日追名逐利,崇尚外表虚华,庸庸碌碌,好象匆匆来去的过客一般,因而发出深深的感慨。人生在世的时光短暂,不过转眼而已,岂能长久乎?
人生如梦,人生就是一台戏,不可认假为真,更不可抱假弃真。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,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“借假修真”。假肉身这个四大假合之体,求证自己本性之真,终而达到性命圆成,修假成真,与天合一。故前辈告诫曰:“人身难得今已得,此生不修待何时?”
世界就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,世间人皆被七情六欲所困。“乐与饵”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,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。是故情浓于妻,则毕世牛马;情炽于名利,则终身被缰锁羁困。故古之达人高士,都视世俗如仇。人若能乐美于道,则可执一而留止。一者,道也。能守一、抱一,即可得此“一”。《太平经》说:“一之为本,万事皆行。子知一,得一万事毕矣。”又说:“守一之法,乃万神本根。”河上公以“一”释“过客”,以“过客”喻道,道周流不息,犹如过客一般。
世俗社会,犹如一个大染缸。修真者大都混迹世俗,身处物欲横流的污泥浊水中,七情六欲的干扰尤为剧烈,身心时刻被物欲所熏染。如何正确对待世俗,居俗而不染俗,在尘中而脱尘,像莲藕那样的风骨,深植于污泥而不被污染,反而从中吸取营养,一支独秀,洁白无瑕。莲藕心空,故处污泥而不染。
人若心空,即不染浊流。修真者身边随时都有阴邪浊流的影响,但不能为外界所动,不被“乐与饵”的华表所引诱,不为世俗邪恶势力所动摇,不为酒色财气、名利是非所眩惑,正直无邪,心净如水,志坚如钢,必然能到达既定的大目标。
【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】
“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”,大道之味,非世味可比。世有五味,酸甜苦辣咸,对应五行。道味天然,本质淳朴,未染五行五味的浊性,故而出入于口,淡然无味。味虽淡,却具有先天之造化,含有太极之本体,故能亘古亘今,其味不改。
人能淡泊明志,知此淡中之味,则大道即在心,道味即在口。淡味流通,可知天地之始终,可知万物之纲纪,可知生死之来去,可知人事之吉凶。登仙入圣,皆是淡而无味之验证,绝非世俗浊腥秽臭,酸辣苦甜咸等浊味,以及世俗人生的百味千味之可比。
有道之人,对于世俗间的“乐宴饵”之事,皆是淡而化之,远而避之。先辈所云的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说的就是有道之人,以真诚之心待人接物,在“清茶一杯”中,体现出的道味与道情。这种真情看似淡然,却浸透着浓浓的道味之香,远比世俗间那种散发着铜锈味的物质厚礼,更为可珍可贵。
人之食蜜,偏口皆甜,舌有余味。道言之味平淡,世人皆不喜欢。秽言污味熏心,却总有人乐而受之。道言道味净神,秽言腥味害心。正邪之味,尝受有别,仙凡有辩,其味不一。世人多是好浓厌淡,食则香辣腥臭,味则愈浓愈好。貌则浓装艳抹,愈华丽奇异愈俏。乐则狂颠放荡,愈剌激愈满足。此皆是不识道味,损精耗气,损性害命,失去中和之道。如此贪婪世味,枉费来之不易的人生宝贵机缘,实是不可取之味也。
【视之不足见,】
“视之不足见”,大道不仅淡而无味,而且又视之不可见。对于常人来说,世间万物,凡有形有象者,可以外表之形而观之;凡有色者,可以青黄赤白黑五色而视之。大道无迹,非形非色,虽欲视之,因为心常被见惑所迷,眼常被五色所蔽,真性久被物尘污染,故只能见事物外在的虚假表象,不能见大道无形无迹之真象,看不见事物的本质,难以洞彻宇宙大真理。故曰“视之不足见。”
人若能圆明其心,视万色为空,不染浊尘无明,泯灭人心,断除见惑,即能自见真性,能悟道、明道、得道。舍先天之真性,仅靠后天识心欲见道者,非也;舍道而欲执大象者,亦非也。能执大象,便能见真性;能见真性,便能见真道。并非道不可见,概因人心不清静,内涵道德不足,功能不全,故而不能见真道的端倪。
道的体性特征,就是虚无自然,纯粹素朴,简单平易,清静无为。道体现于人就是德,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、无形的,无迹象可睹,无端倪可察。它是内在的、含蓄的,不显山,不露水,故难以用眼耳去视见。世间万物皆为道所生,万物皆是道之载体,万物皆内含有道性,故人之真性与万物之性息息相通。会悟道者悟其性,真见道者见其心。
性即是理。天有天理,人有心理,事有道理,物有物理。明其理即明其道,见其象先见其性。所谓见象见性,并非肉眼之见,亦非外表形象之见,而是以真心见其真理,见其外而明其内,见其性而明其道。
道就在日常生活中。每日所见所遇,无论顺逆吉凶,好与不好,都是事物自然规律所使然。所以天下事事物物,无处不有道。故前辈有云: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。俗话说:“会看者看门道,不会看者看热闹。”这个“门道”就是道之理、妙之窍。
修道人混迹世俗,终日竟夜,所遇事之大小,点点滴滴,皆有理可寻,有道可悟,全在一个“心”字上。以心悟道,观心得道的徼妙,正在于见其内而不见其外,见其质而不重其表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能悟透事物中正反之理,并能执两用中,这才是真见之见也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