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讲义_分卷阅读_18(1 / 4)
大道就在日常生活中,其实并不神秘,也不难得。奈何世人先天慧性被蒙,失去了天性中本具的功能,对大道不闻不信,反而视之为异端邪说。或指责为唯心论、抽象论、复古论;或贬之为神秘主义的虚无学说,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、极不协调的陈词滥调。因而嗤之以鼻,不屑一顾。因而只相信肉眼之见为实,凡耳之听为真;以能见的事物为真、为有,以不能见的事物为无、为虚。只相信显的、阳的一面的事物存在形式,不相信隐的、阴的一面事物的存在形式。只相信现代科学所论证的为可信,不相信祖先们用大智慧所揭示、所验证过的宇宙真理。所以完全陷入了只知其所以,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局限性和偏面性,甚至是固执的迷信性。故只能在阴阳制约的必然王国里饱受痴迷之苦,而难以进入自由王国尽享大自在之福。
世人虽分秒都在享受着自然界的恩惠,然而却毫无所知;虽终日受用大道之助,却全然不明。正像盲人骑瞎马一样,东冲西撞,非要到碰得头破血流鼻子歪之时,方才聪明一点。但也只是被动的、被迫的,并非真知其内中深涵的本因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自然规律。所以不能像有道之人所能达到的那种“用之不可既”的境界。
自然界的规律,是真实的客观存在。正像日月的昼夜交替一样,即使你有绝顶的聪明,岂能改变它的规律性?人常用“太阳从西边出来”之句,来形容痴心梦想和异想天开者的变态心理,正是这个道理。昔之帝王时代,天下臣民常呼“吾皇万岁、万万岁”。详究历代身处九五尊位的皇权皇叔们,别说千岁万岁,有几人超过百岁的?恐怕龙体能存七、八十岁者,也是寥寥无几。连自身性命都难保,岂能使天下“用之不既”?
人在自然规律面前,显得何其渺小?即使帝王之类的大人物,在自然大道面前,也只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,有什么理由不尊天敬地呢?所以人类在自然真理面前,应该老老实实,只能认识它,顺从它,敬畏它;而不能妄自尊大,更不能胡言乱语。人们曾经高喊过的“战天斗地”,“要叫老天低头”等发烧狂言,不仅有罪于天地,而且也曾使自己吃了不少苦头。可见“天道无情似有情”,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,“唯德是辅”等,这些话语都是真实不虚的道性法则,它表达了“天道好还”的基本规律。信不信?则各人由心去了。
【本章说解】
本章经旨,是在论述大道妙用的无穷无尽。
大象就是太极阴阳。大象之实际,是以大道为体;大道之显用,是以大象为用。名虽有二,其理为一。在无极,谓之“天地之始”;在太极,谓之“万物之母”。天地既判,万物既有,然后安名立字,万象万名,不止一端。若以道之本体言之,即是“无名之朴”;若以万象始初言之,即是“象帝之先”。
修道之人,若能悟大象之妙,可以明阴阳消长之理,晓古今盛衰之事,知万事变化之吉凶,可见事物之始终。可以扶三纲、明大义、正人心、抑邪说。修身之大本,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器,皆是以大象这个“一”而贯穿始终。
何为大象?譬如“无名天地之始”,这是静而未发之大象。又如“有名万物之母”,此是动而应物之大象。再如人心“喜怒哀乐”未发之际,则是真性虚明空静之大象。修道之人,若能于不见不闻、无心无意中执此大象,犹如镜明之鉴,如度衡之平,万法皆无,一法不立。心之天理,浑然无迹,天地万物,皆是我真性中的空明境界。
至于道之大用流行,应事应物,内守则心如地之方正,稳如泰山;外应则如车轮之转,似珠之圆。当方则方,当圆则圆,因时制宜,因物制宜。无论方与圆,无一不是从心上变化出来的。故执大象者,能动静如是,即可百用百当,万用万成。用道治国,则国安民昌。以道修心治身,则延年益寿,增智添慧。其用何有穷尽之时?
大道本自然。如何执大象、行大道?世间却有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:愚者往而不返,舍道而从物,为物所迷,随物而转,心中一刻也不得安宁。有道者往而不害,顺物性而不离道,故无所不安,无所不平,无所不泰。有道之人,面对万千形象的器物世界,犹如旅行寄宿一般,不粘不恋,不为境花所迷。世人逐物,常为乐饵所诱,留恋而忘返,迷失道径,未有不为患者。故圣人执道之大象而往,虽从于物,却常与道相伴,味无味之味,视无色之色,听无声之音,用无用之用。即是终日立于万花筒般的形色物质之间,也是以道为用。无论享受多么豪华,也无论生活多么困苦;无论名利权势多么显赫,也无论处境多么卑微。全都淡而化之,收为我道所有,顺逆皆不为物所累,此其所以安平泰也。
大智慧之圣人能执大象行天下,东西南北,上下左右,无不可执此以往,此即所谓“抱一以为天下式也”。能抱此大象之“一”,道之用即可无穷无尽。大象虽无象无形,却伴随着有形有象之物。大象非美乐厚饵之物的有滋可味,有声可听,有色可视,而是淡乎希微。
大象用其无用之用,无形之用,用而却能不尽不穷。大象之用,无浓酽(yàn指茶、酒等饮料味厚)之偏,故无倾危之患。若有宴乐之贪,则必有酖(dān嗜酒,沉溺)毒之害。譬如雅乐与郑声,五谷与肥脂,淡者和心而养人,浓者荡神而爽口,淡者爽气而怡人,浓者污浊而害身……。
总之,凡有可欲者,即有所害,其用必穷;无可欲者,亦无所害,其用必不尽。由此可知,世间无味之味,是为至味,终身受之而不害。希声之声,是为大音,终身听之而不烦。无象之象,是为大象,终身执之而无敌。推之六合而可行,放之四海而皆准,行之显隐而皆通,用之于万物万事无不宜。所谓执大象、行大道“天下可往”者,即此义也。读者可从此中深参之。
微明章第三十六
【将欲翕(xi)之,必固张之;】
“翕”,音吸,收敛之意。“固”,副词,姑且、暂且的意思。“将欲翕之,必固张之”,这两句是说,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,都是将要在吸聚、收敛之前,必然先要暂时扩张它。世间事理亦同。凡事尚在筹谋,还未运作之时,谓之“将欲”;事情已经发生,定于已然之时,谓之“必固”。“将欲”是形容阴阳五行气数运行中的一种理势。
“翕”与“张”是比喻天地之道的自然运化形态。天地之道,“将欲”之机不可知,“必固”之势不可见。天道运行之理,犹如人之呼吸,吸气足后求其呼,呼之尽时求其吸,一吸一呼,一松一驰,一阴一阳,以此传输宇宙本源的道性物质,养育天地万物。犹如人体肺脏以不停息的呼吸运动,吸聚外空间的新鲜空气,提炼人体生命所需的氧气、真炁等精华物质,进行吐故纳新,以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生理活动。生命不息,这种翕(xi)张运动永不停止。
天下万物之理,皆是有翕(xi)有张,翕张互依互换。张之不足,则其机未尽,翕之反而至危;翕之不足,其势未至,张之反而至害。“将欲翕”与“必固张”的机微,发之于外,用之于显态万物,都是既可知,又可见。天地造物之道,就像风箱的道理一样,不吸聚便不能发散,不发散便不能吸聚。有此翕张之妙,天地施化之道即立,万物才能生生不息。
乾道不专一,不能致遂;坤道不翕聚,不能藏机。不但天地如此,万物亦有吸张之理。比如蛟龙,若冬月不潜于深潭之中,则春分之后便不能登天而变化。又如尺蠖(huo)之虫,若身不屈便不能伸,不能屈伸便不能前行。物理尚且如此,何况天地乎?天之道,人之理,物之势,未有不是此理者。此理与易经的阴阳消息盈虚交替相通。
圣人观天道之张,便知大道将翕之机,是因张之势已尽,不得不吸聚;收敛之势已满,又不得不张开。张之时,万物自此而出,此即生生不息之理。翕之时,万物自此而入,这便是复命归根之理。天地造物的翕张理势,皆是自然而然之妙,并非天地的有心造作。人之收敛精神,摒(bing)除好恶,存其心,养其性,致其静,守其笃,此便是“翕”。人之显露精神,恃才傲人,逞能好强,驰心外用,此便是“张。”
惟圣人颠倒阴阳,逆施造化,其翕张之机,皆反而用之,故其用无不为、无不善。翕张予夺之术,圣人用之除暴消恶,可以造福人民而累德;小人借之行诈,为一己之私而造罪。正如《阴符经》所说:“其盗机也,天下莫能见,莫能知,君子得之固身,小人得之轻命。”
【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。】
“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”,是说要想削弱它,先要加强它。这是万事万物的自然之理。
“弱”与“强”是一对矛盾。任何事物的发展,都要经过一个由弱变强,再由强变弱的变化过程,这是世间万物的普遍现象。观天地之道,春夏则为强,秋冬则为弱。观人之理,青壮则为强,年老则为弱。观人事之用,有力则为强,软懦则为弱。天道辩证之理,强与弱相对而相因,都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化,惟在如何去把握。欲知将来之弱,先观今日之强;以观今日之强,未必不是将来之弱。这种阴阳变化之道,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。惟有深明其理,知道之妙,反行其道,逆转阴阳,以强为弱,守弱求强,才是真强。
世人只知强之为强,弱之为弱,好强而厌弱,逞强而凌弱,用强而蔽弱,此皆是狭隘的偏见,鲁莾的表现。强弱互变之理,俯拾即是。观世间逞强好斗者,有几个能长久,最后多是引火烧身,自取其辱,由强而毁,由强变弱。古有“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”;俗话有“人怕出名猪怕肥”,说的都是强弱的互变之理。圣人知强弱之机,明盛衰之理,用弱不用强,用柔不用刚,处下不处上,守弱不用强,皆是反而用之。如此以守弱为强,颠倒而用,弱之势虽似一时不足,而强之理却蕴含其中,强之势则可以久长。
“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”,此即“道者反之动”之理。学道之人,强弱宜反而用之。守弱即是强,逞强便是弱。今日能守弱,将来必为强。只知好强,逞强好能,必招祸患;强之过久,强到力尽时,岂有不弱之理?守弱就是守心,就是执两用中。“中”,就是天地之心,万物之性,万事之理。过刚易折,过柔易散,过强易损,过弱易溃。惟有执中,方可永立于不败之地。
【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】
“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”,其意是说:万物都有兴衰之时,在未废弃之前,必有一段兴旺时期,在它兴盛未废除之初,就要设法稳固它,这样才能延长其久兴不衰之势。天下万事万物,有废必有兴,有兴必有废。兴者,废之机;废者,兴之兆。兴与废乃是自然气机运化的变迁过程,天下国家有兴废的交替,人有由幼至青、由青至壮、由壮至老、由老至死的生命历程,物有由生至旺、由兴至废的消亡过程,这些都是阴阴演化、因果互换规律的必然。纵观天地万物,兴废之理循环不已,废兴之势往返不休。
圣人明其理,因事物兴废之势反用之,顺其势而拨转阴阳。当事物处于将废之时,不免强为兴,安守暂时废败之势。守废以待兴,守弱以待强,审时度势,顺其自然,侍机再将废反之为兴。在守废时,虽处于一时之弱,强之理已在其中;虽守于废败之地,则兴旺之机已在孕育。兴废之理,就是阴阳互变互生之势。废久必兴,兴久必废,此乃常理。唯知理明法,恪守道德者,方可立于久兴不废之地。 ↑返回顶部↑
世人虽分秒都在享受着自然界的恩惠,然而却毫无所知;虽终日受用大道之助,却全然不明。正像盲人骑瞎马一样,东冲西撞,非要到碰得头破血流鼻子歪之时,方才聪明一点。但也只是被动的、被迫的,并非真知其内中深涵的本因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自然规律。所以不能像有道之人所能达到的那种“用之不可既”的境界。
自然界的规律,是真实的客观存在。正像日月的昼夜交替一样,即使你有绝顶的聪明,岂能改变它的规律性?人常用“太阳从西边出来”之句,来形容痴心梦想和异想天开者的变态心理,正是这个道理。昔之帝王时代,天下臣民常呼“吾皇万岁、万万岁”。详究历代身处九五尊位的皇权皇叔们,别说千岁万岁,有几人超过百岁的?恐怕龙体能存七、八十岁者,也是寥寥无几。连自身性命都难保,岂能使天下“用之不既”?
人在自然规律面前,显得何其渺小?即使帝王之类的大人物,在自然大道面前,也只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,有什么理由不尊天敬地呢?所以人类在自然真理面前,应该老老实实,只能认识它,顺从它,敬畏它;而不能妄自尊大,更不能胡言乱语。人们曾经高喊过的“战天斗地”,“要叫老天低头”等发烧狂言,不仅有罪于天地,而且也曾使自己吃了不少苦头。可见“天道无情似有情”,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,“唯德是辅”等,这些话语都是真实不虚的道性法则,它表达了“天道好还”的基本规律。信不信?则各人由心去了。
【本章说解】
本章经旨,是在论述大道妙用的无穷无尽。
大象就是太极阴阳。大象之实际,是以大道为体;大道之显用,是以大象为用。名虽有二,其理为一。在无极,谓之“天地之始”;在太极,谓之“万物之母”。天地既判,万物既有,然后安名立字,万象万名,不止一端。若以道之本体言之,即是“无名之朴”;若以万象始初言之,即是“象帝之先”。
修道之人,若能悟大象之妙,可以明阴阳消长之理,晓古今盛衰之事,知万事变化之吉凶,可见事物之始终。可以扶三纲、明大义、正人心、抑邪说。修身之大本,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器,皆是以大象这个“一”而贯穿始终。
何为大象?譬如“无名天地之始”,这是静而未发之大象。又如“有名万物之母”,此是动而应物之大象。再如人心“喜怒哀乐”未发之际,则是真性虚明空静之大象。修道之人,若能于不见不闻、无心无意中执此大象,犹如镜明之鉴,如度衡之平,万法皆无,一法不立。心之天理,浑然无迹,天地万物,皆是我真性中的空明境界。
至于道之大用流行,应事应物,内守则心如地之方正,稳如泰山;外应则如车轮之转,似珠之圆。当方则方,当圆则圆,因时制宜,因物制宜。无论方与圆,无一不是从心上变化出来的。故执大象者,能动静如是,即可百用百当,万用万成。用道治国,则国安民昌。以道修心治身,则延年益寿,增智添慧。其用何有穷尽之时?
大道本自然。如何执大象、行大道?世间却有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:愚者往而不返,舍道而从物,为物所迷,随物而转,心中一刻也不得安宁。有道者往而不害,顺物性而不离道,故无所不安,无所不平,无所不泰。有道之人,面对万千形象的器物世界,犹如旅行寄宿一般,不粘不恋,不为境花所迷。世人逐物,常为乐饵所诱,留恋而忘返,迷失道径,未有不为患者。故圣人执道之大象而往,虽从于物,却常与道相伴,味无味之味,视无色之色,听无声之音,用无用之用。即是终日立于万花筒般的形色物质之间,也是以道为用。无论享受多么豪华,也无论生活多么困苦;无论名利权势多么显赫,也无论处境多么卑微。全都淡而化之,收为我道所有,顺逆皆不为物所累,此其所以安平泰也。
大智慧之圣人能执大象行天下,东西南北,上下左右,无不可执此以往,此即所谓“抱一以为天下式也”。能抱此大象之“一”,道之用即可无穷无尽。大象虽无象无形,却伴随着有形有象之物。大象非美乐厚饵之物的有滋可味,有声可听,有色可视,而是淡乎希微。
大象用其无用之用,无形之用,用而却能不尽不穷。大象之用,无浓酽(yàn指茶、酒等饮料味厚)之偏,故无倾危之患。若有宴乐之贪,则必有酖(dān嗜酒,沉溺)毒之害。譬如雅乐与郑声,五谷与肥脂,淡者和心而养人,浓者荡神而爽口,淡者爽气而怡人,浓者污浊而害身……。
总之,凡有可欲者,即有所害,其用必穷;无可欲者,亦无所害,其用必不尽。由此可知,世间无味之味,是为至味,终身受之而不害。希声之声,是为大音,终身听之而不烦。无象之象,是为大象,终身执之而无敌。推之六合而可行,放之四海而皆准,行之显隐而皆通,用之于万物万事无不宜。所谓执大象、行大道“天下可往”者,即此义也。读者可从此中深参之。
微明章第三十六
【将欲翕(xi)之,必固张之;】
“翕”,音吸,收敛之意。“固”,副词,姑且、暂且的意思。“将欲翕之,必固张之”,这两句是说,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,都是将要在吸聚、收敛之前,必然先要暂时扩张它。世间事理亦同。凡事尚在筹谋,还未运作之时,谓之“将欲”;事情已经发生,定于已然之时,谓之“必固”。“将欲”是形容阴阳五行气数运行中的一种理势。
“翕”与“张”是比喻天地之道的自然运化形态。天地之道,“将欲”之机不可知,“必固”之势不可见。天道运行之理,犹如人之呼吸,吸气足后求其呼,呼之尽时求其吸,一吸一呼,一松一驰,一阴一阳,以此传输宇宙本源的道性物质,养育天地万物。犹如人体肺脏以不停息的呼吸运动,吸聚外空间的新鲜空气,提炼人体生命所需的氧气、真炁等精华物质,进行吐故纳新,以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生理活动。生命不息,这种翕(xi)张运动永不停止。
天下万物之理,皆是有翕(xi)有张,翕张互依互换。张之不足,则其机未尽,翕之反而至危;翕之不足,其势未至,张之反而至害。“将欲翕”与“必固张”的机微,发之于外,用之于显态万物,都是既可知,又可见。天地造物之道,就像风箱的道理一样,不吸聚便不能发散,不发散便不能吸聚。有此翕张之妙,天地施化之道即立,万物才能生生不息。
乾道不专一,不能致遂;坤道不翕聚,不能藏机。不但天地如此,万物亦有吸张之理。比如蛟龙,若冬月不潜于深潭之中,则春分之后便不能登天而变化。又如尺蠖(huo)之虫,若身不屈便不能伸,不能屈伸便不能前行。物理尚且如此,何况天地乎?天之道,人之理,物之势,未有不是此理者。此理与易经的阴阳消息盈虚交替相通。
圣人观天道之张,便知大道将翕之机,是因张之势已尽,不得不吸聚;收敛之势已满,又不得不张开。张之时,万物自此而出,此即生生不息之理。翕之时,万物自此而入,这便是复命归根之理。天地造物的翕张理势,皆是自然而然之妙,并非天地的有心造作。人之收敛精神,摒(bing)除好恶,存其心,养其性,致其静,守其笃,此便是“翕”。人之显露精神,恃才傲人,逞能好强,驰心外用,此便是“张。”
惟圣人颠倒阴阳,逆施造化,其翕张之机,皆反而用之,故其用无不为、无不善。翕张予夺之术,圣人用之除暴消恶,可以造福人民而累德;小人借之行诈,为一己之私而造罪。正如《阴符经》所说:“其盗机也,天下莫能见,莫能知,君子得之固身,小人得之轻命。”
【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。】
“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”,是说要想削弱它,先要加强它。这是万事万物的自然之理。
“弱”与“强”是一对矛盾。任何事物的发展,都要经过一个由弱变强,再由强变弱的变化过程,这是世间万物的普遍现象。观天地之道,春夏则为强,秋冬则为弱。观人之理,青壮则为强,年老则为弱。观人事之用,有力则为强,软懦则为弱。天道辩证之理,强与弱相对而相因,都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化,惟在如何去把握。欲知将来之弱,先观今日之强;以观今日之强,未必不是将来之弱。这种阴阳变化之道,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。惟有深明其理,知道之妙,反行其道,逆转阴阳,以强为弱,守弱求强,才是真强。
世人只知强之为强,弱之为弱,好强而厌弱,逞强而凌弱,用强而蔽弱,此皆是狭隘的偏见,鲁莾的表现。强弱互变之理,俯拾即是。观世间逞强好斗者,有几个能长久,最后多是引火烧身,自取其辱,由强而毁,由强变弱。古有“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”;俗话有“人怕出名猪怕肥”,说的都是强弱的互变之理。圣人知强弱之机,明盛衰之理,用弱不用强,用柔不用刚,处下不处上,守弱不用强,皆是反而用之。如此以守弱为强,颠倒而用,弱之势虽似一时不足,而强之理却蕴含其中,强之势则可以久长。
“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”,此即“道者反之动”之理。学道之人,强弱宜反而用之。守弱即是强,逞强便是弱。今日能守弱,将来必为强。只知好强,逞强好能,必招祸患;强之过久,强到力尽时,岂有不弱之理?守弱就是守心,就是执两用中。“中”,就是天地之心,万物之性,万事之理。过刚易折,过柔易散,过强易损,过弱易溃。惟有执中,方可永立于不败之地。
【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】
“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”,其意是说:万物都有兴衰之时,在未废弃之前,必有一段兴旺时期,在它兴盛未废除之初,就要设法稳固它,这样才能延长其久兴不衰之势。天下万事万物,有废必有兴,有兴必有废。兴者,废之机;废者,兴之兆。兴与废乃是自然气机运化的变迁过程,天下国家有兴废的交替,人有由幼至青、由青至壮、由壮至老、由老至死的生命历程,物有由生至旺、由兴至废的消亡过程,这些都是阴阴演化、因果互换规律的必然。纵观天地万物,兴废之理循环不已,废兴之势往返不休。
圣人明其理,因事物兴废之势反用之,顺其势而拨转阴阳。当事物处于将废之时,不免强为兴,安守暂时废败之势。守废以待兴,守弱以待强,审时度势,顺其自然,侍机再将废反之为兴。在守废时,虽处于一时之弱,强之理已在其中;虽守于废败之地,则兴旺之机已在孕育。兴废之理,就是阴阳互变互生之势。废久必兴,兴久必废,此乃常理。唯知理明法,恪守道德者,方可立于久兴不废之地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