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综红楼]重生后黛玉发现她被坑了_分卷阅读_36(3 / 4)
听了这话贾敏才心平气和了。黛玉拉着她的手道:“爹爹说了那些话您还不明白,娘好生糊涂。”
想到黛玉、吴钧听了她和林如海处置妾室丫头那些话,贾敏有些懊恼, 这么小的孩子, 纤尘不染的,若因此事影响以后的性情可不好。然事已发生, 无法挽回,只好期待小孩子记忆力有限,忘的快,别留下什么阴影。
看着女儿天真的面孔,贾敏笑道:“什么明白不明白的, 你们小孩子懂什么,别想那些有的没的。”因叫自己的大丫头,“把那新做的芙蓉糕和糖蒸酥酪端来,给姑娘和世子爷吃。”小孩子都贪嘴,尤其喜吃甜食,希望他们吃了好吃的能把其他事都忘了。
丫头得令忙拿了一盘子精致的芙蓉糕并两碗糖蒸酥酪来,贾敏亲自将小汤匙递予他们,打发他们二人吃了。
黛玉抬起头,贾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问:“可好吃不好吃?”
黛玉点头“嗯”了一声,因拉了贾敏的手道:“爹爹待娘情笃义重,必是要一心一意与娘白头偕老的,可娘却说那些跟爹爹生分的话,还要给爹爹找姨娘,爹爹不生气才怪,换了是我,我也会生气的。”
贾敏怔了一会子,思忖之下虽觉得女儿说的颇有道理,然她终究是小儿家家,说这些不好,因道:“你才多大点儿,懂什么?还不好好吃你的酥酪,这些事不该你操心。”
黛玉仰头嘟了嘴:“谁说我不懂?娘是……”说到这里故意蹙起小眉头,做出一副很苦恼的样子,“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……就是爹爹给我讲过的故事,两个人下棋,他们糊里糊涂,旁边的人却看的清清楚楚……”歪头,似是苦思冥想着什么。
贾敏笑道:“是当局者迷罢。这句原也是俗语,出自宋朝辛稼轩的一首词,原文是‘长夜偏冷添被儿。枕头儿、移了又移。我自是笑别人的,却元来、当局者迷。’虽不是什么偏僻的句子,但你小小年纪,能听过已是不错了。”
黛玉脸上露出很惊喜的神色,清脆的声音雀跃道:“就是这句。爹爹给我读过这首词,所以我有些印象。爹爹还说,后来这句话多用于下棋的时候。”说到后面看着贾敏娇嗔,“娘只说我小,什么都不懂,其实才不是呢,爹爹和娘说的话我一直都记着呢 。”她之所以这么说,也是给贾敏留下早慧的印象,省得以后表现的太过聪慧成熟更显突兀。
贾敏抱了她在膝上,伸手点点她红扑扑脸颊:“好好好,我们玉儿天性聪颖,是爹爹、娘的宝贝。”
黛玉嘻嘻一笑,仰头道:“既如此,娘便听女儿几句劝,以后别说那些生分的话了,爹爹会生气的。娘不知道,有一次爹爹抱着我说了许多话。爹爹说娘是他这辈子遇见最美好的女人,不仅美丽聪慧,而且温柔体贴、诗书风趣,他有了娘便看不上那些妖艳俗物了,从前纳的两位姨娘不过是碍于一个孝字,为子孙计,不忍亲长为难,如今儿女双全,自不会再想那些有的没的。”
说到最后还重重的点了点头,认真的扳着小脸道:“爹爹就是这样说的,娘不信可以去问问爹爹,女儿记得是不是一字不差。”
贾敏早知女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,对她小小年纪能这样复述一段话并不怀疑,且她料黛玉再聪慧,终究是一个尚不足四岁的小娃,若无人同她说,她自己是编不出这样话的,不觉便信了八-九分,只是心里还有一丝狐疑,不由扶过黛玉的头,视线与她相对,问:“你爹爹当真这样同你说的?”
虽然这话里只有七八成真,两两三成完全是自由发挥,但想到爹爹确实是这个意思,自己只是把爹爹想说却未曾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而已,不算篡改,黛玉越发底气足,重重点头道:“爹爹真是这样说的。”
想到女儿本性纯良,未曾说过谎话,贾敏更加信了十分,不觉眼圈红了,半晌方问:“你爹爹何时同你说的?”
黛玉歪着头想了想,说:“就,就上个月。”
贾敏听了,低着头好一会儿,道:“我何尝不知道你爹爹的心思,只是……”
猜到贾敏担心的是什么,黛玉道:“娘很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,横竖娘便是如何做到左右逢源,也总有人不满意且在背后嚼舌根子的。”
贾敏叹道:“好孩子,你倒是个通透人儿。”
糖蒸酥酪黛玉才吃了小半碗,再看吴钧,碗已经见底儿了。贾敏便将黛玉放在炕上,道:“你再吃些。”
黛玉摇摇头道:“不想吃了。”悄悄把碗推到吴钧面前,可巧吴钧吃完了自己的一小碗,便毫不嫌弃的端起黛玉的碗拿起黛玉的勺子吃起来。
两个碗都是极小巧精致的玉碗,容量有限,便是三四岁的孩子吃两碗也撑不着,贾敏便没有拦着,只是笑道:“世子爷喜欢吃这个?”
吴钧点点头没有答话,黛玉道:“钧哥哥一向偏爱甜食。”
“这般大的孩子都喜欢甜食。”贾敏说着看向黛玉,“偏你这孩子怪,从小便不甚喜欢吃甜的,倒喜欢那些咸的辣的,上次还吃多了,半夜嚷嗓子疼,以后还是少吃些罢。”
想起上一次的经历,黛玉道:“娘休再念叨了,女儿都已改了。”
正说着,人回说“辰哥儿醒了”,贾敏忙命抱进来。
辰玉在乳母怀里眼珠子骨碌碌转着,落在黛玉身上,便扭着身子要下来。乳母放他在地上,他便步履蹒跚的跑向黛玉。贾敏笑着问:“哥儿吃了奶不曾?”
乳母道:“刚醒来便用了。”
贾敏点点头道:“你守了许久,这会子必累了,下去歇歇罢,叫你的时候再来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想到黛玉、吴钧听了她和林如海处置妾室丫头那些话,贾敏有些懊恼, 这么小的孩子, 纤尘不染的,若因此事影响以后的性情可不好。然事已发生, 无法挽回,只好期待小孩子记忆力有限,忘的快,别留下什么阴影。
看着女儿天真的面孔,贾敏笑道:“什么明白不明白的, 你们小孩子懂什么,别想那些有的没的。”因叫自己的大丫头,“把那新做的芙蓉糕和糖蒸酥酪端来,给姑娘和世子爷吃。”小孩子都贪嘴,尤其喜吃甜食,希望他们吃了好吃的能把其他事都忘了。
丫头得令忙拿了一盘子精致的芙蓉糕并两碗糖蒸酥酪来,贾敏亲自将小汤匙递予他们,打发他们二人吃了。
黛玉抬起头,贾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问:“可好吃不好吃?”
黛玉点头“嗯”了一声,因拉了贾敏的手道:“爹爹待娘情笃义重,必是要一心一意与娘白头偕老的,可娘却说那些跟爹爹生分的话,还要给爹爹找姨娘,爹爹不生气才怪,换了是我,我也会生气的。”
贾敏怔了一会子,思忖之下虽觉得女儿说的颇有道理,然她终究是小儿家家,说这些不好,因道:“你才多大点儿,懂什么?还不好好吃你的酥酪,这些事不该你操心。”
黛玉仰头嘟了嘴:“谁说我不懂?娘是……”说到这里故意蹙起小眉头,做出一副很苦恼的样子,“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……就是爹爹给我讲过的故事,两个人下棋,他们糊里糊涂,旁边的人却看的清清楚楚……”歪头,似是苦思冥想着什么。
贾敏笑道:“是当局者迷罢。这句原也是俗语,出自宋朝辛稼轩的一首词,原文是‘长夜偏冷添被儿。枕头儿、移了又移。我自是笑别人的,却元来、当局者迷。’虽不是什么偏僻的句子,但你小小年纪,能听过已是不错了。”
黛玉脸上露出很惊喜的神色,清脆的声音雀跃道:“就是这句。爹爹给我读过这首词,所以我有些印象。爹爹还说,后来这句话多用于下棋的时候。”说到后面看着贾敏娇嗔,“娘只说我小,什么都不懂,其实才不是呢,爹爹和娘说的话我一直都记着呢 。”她之所以这么说,也是给贾敏留下早慧的印象,省得以后表现的太过聪慧成熟更显突兀。
贾敏抱了她在膝上,伸手点点她红扑扑脸颊:“好好好,我们玉儿天性聪颖,是爹爹、娘的宝贝。”
黛玉嘻嘻一笑,仰头道:“既如此,娘便听女儿几句劝,以后别说那些生分的话了,爹爹会生气的。娘不知道,有一次爹爹抱着我说了许多话。爹爹说娘是他这辈子遇见最美好的女人,不仅美丽聪慧,而且温柔体贴、诗书风趣,他有了娘便看不上那些妖艳俗物了,从前纳的两位姨娘不过是碍于一个孝字,为子孙计,不忍亲长为难,如今儿女双全,自不会再想那些有的没的。”
说到最后还重重的点了点头,认真的扳着小脸道:“爹爹就是这样说的,娘不信可以去问问爹爹,女儿记得是不是一字不差。”
贾敏早知女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,对她小小年纪能这样复述一段话并不怀疑,且她料黛玉再聪慧,终究是一个尚不足四岁的小娃,若无人同她说,她自己是编不出这样话的,不觉便信了八-九分,只是心里还有一丝狐疑,不由扶过黛玉的头,视线与她相对,问:“你爹爹当真这样同你说的?”
虽然这话里只有七八成真,两两三成完全是自由发挥,但想到爹爹确实是这个意思,自己只是把爹爹想说却未曾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而已,不算篡改,黛玉越发底气足,重重点头道:“爹爹真是这样说的。”
想到女儿本性纯良,未曾说过谎话,贾敏更加信了十分,不觉眼圈红了,半晌方问:“你爹爹何时同你说的?”
黛玉歪着头想了想,说:“就,就上个月。”
贾敏听了,低着头好一会儿,道:“我何尝不知道你爹爹的心思,只是……”
猜到贾敏担心的是什么,黛玉道:“娘很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,横竖娘便是如何做到左右逢源,也总有人不满意且在背后嚼舌根子的。”
贾敏叹道:“好孩子,你倒是个通透人儿。”
糖蒸酥酪黛玉才吃了小半碗,再看吴钧,碗已经见底儿了。贾敏便将黛玉放在炕上,道:“你再吃些。”
黛玉摇摇头道:“不想吃了。”悄悄把碗推到吴钧面前,可巧吴钧吃完了自己的一小碗,便毫不嫌弃的端起黛玉的碗拿起黛玉的勺子吃起来。
两个碗都是极小巧精致的玉碗,容量有限,便是三四岁的孩子吃两碗也撑不着,贾敏便没有拦着,只是笑道:“世子爷喜欢吃这个?”
吴钧点点头没有答话,黛玉道:“钧哥哥一向偏爱甜食。”
“这般大的孩子都喜欢甜食。”贾敏说着看向黛玉,“偏你这孩子怪,从小便不甚喜欢吃甜的,倒喜欢那些咸的辣的,上次还吃多了,半夜嚷嗓子疼,以后还是少吃些罢。”
想起上一次的经历,黛玉道:“娘休再念叨了,女儿都已改了。”
正说着,人回说“辰哥儿醒了”,贾敏忙命抱进来。
辰玉在乳母怀里眼珠子骨碌碌转着,落在黛玉身上,便扭着身子要下来。乳母放他在地上,他便步履蹒跚的跑向黛玉。贾敏笑着问:“哥儿吃了奶不曾?”
乳母道:“刚醒来便用了。”
贾敏点点头道:“你守了许久,这会子必累了,下去歇歇罢,叫你的时候再来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